李學超有個計劃表,現(xiàn)在,已經(jīng)完成了三分之一。
按照他的打算,完成三部紀錄短片和三首歌曲MV是雷打不動的事兒,也是他作為項目書記的小目標。其中,短片《筑夢新絲路·挺進阿爾金》率先上線,反響不錯,這讓他更有信心。
2017年底,臨近年關的時候,正值冬休,歌曲MV《異鄉(xiāng)人》在新疆巴州若羌縣的臨時項目部舉行了內(nèi)部首映,并邀請了部分家屬一起觀看。“看著看著,就聽到了抽泣的聲音,一群大男人帶著家屬當場就掉了眼淚。”這樣的場景,在2018年9月12日的見面會上,再次重現(xiàn)。當影片播完,筆者注意到有人默默地抹了抹眼角。
這里是中交二航局新疆烏尉公路包PPP項目YRTJ-04標段,項目全線穿越中國四大無人區(qū)中的兩個——羅布泊和阿爾金山,項目駐地地處阿爾金山無人區(qū),現(xiàn)場最高海拔達3500米,距離若羌縣縣城至少230公里,距離青海省邊界將近180公里。
羅布泊曾經(jīng)是新疆東南部湖泊(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是一片荒漠),由于形狀宛如人耳,被譽為“地球之耳”,又被稱作“死亡之海”;阿爾金山是新疆東南部山脈,東端綿延至青海、甘肅兩省界上,為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的界山。
兩大無人區(qū)地域廣闊且人煙稀少,在外界看來,其包裹了一層神秘面紗,充滿著未知。盡管目前有多支探險隊成功穿越無人區(qū),但是,也有科學家、游客等很多人迷失在無人區(qū)。因此,這里一度成為人類禁區(qū)。
2017年7月,一群人闖入這個地方,中交二航局的建設者硬著頭皮來了,毅然決然,充滿絕望和恐懼敬畏和興奮并存。四個月的奮戰(zhàn),打開了局面,暖心的MV卻成了催淚彈,建設者終究沒忍住,淚灑邊疆。
那么,身處無人區(qū)的建設者到底經(jīng)歷了什么?
消失的龍門客棧
龍門客棧承載著他們集體的記憶。因為第一批進場的二十余人,就是在這里度過了最艱難的兩個月。
客棧位于315國道旁,五六間客房、五六個工作人員。在當時,它算是方圓百公里之內(nèi)唯一的磚房建筑,其前身是養(yǎng)路隊的駐扎點。就在它的附近,還有由集裝箱搭建的車輛維修店。這里,至少讓穿越無人區(qū)的315國道有了人間煙火氣,經(jīng)常有路過的大貨車司機停下來歇腳。
對建設來說,這里有優(yōu)勢,客棧距離項目部駐地大概七八公里,成為了他們的臨時駐地。
“其實很破爛,很簡陋。一開始還很高興,以為電影里面的樣子,一看,心理落差很大,有點失落。”測量員陳政文深有感觸。每個集裝箱里面五六個人擠在一起,發(fā)黃白色床單、發(fā)黑的棉絮,已經(jīng)難以分辨出真面目的床鋪。
這個客棧僅僅能滿足大家休息、吃飯和洗漱的需求,由于基本上是涼水,他們每隔半個月,輪換著到若羌縣城解決洗澡的問題。
就是在這里,測量隊滿山去找點的工作開始了。2017年7月份,測量隊隊長劉曉鵬帶著一群人上了山,包括實習生在一起,總共15人。
那兩個月,每天早上八點,測量隊背著儀器、穿著工作服、戴著白色紗手套和迷彩遮陽帽,帶上干糧,全副武裝出發(fā)了。他們?nèi)淌苤咏?0度的高溫,爬上一個山坡,又越過一個山溝。
劉曉鵬翻看著電腦里面的一張張照片:在接近垂直的山坡上,一個個掛著安全繩飛檐走壁的身影,不停地切換著。“鞋子褲子磨破是常有的事兒。”最終,他們憑借雙腳的實地勘測,完成了一萬多個中心樁放樣,找出了全線的線路。
每天晚上六點多,測量人灰頭土臉的回到客棧。幸運的是,大部分時候,他們能在客棧吃上一頓熱乎的家鄉(xiāng)口味??蜅5睦习迨侵貞c人,菜色和味道投了這群來自重慶的建設者所好,“吃得最多的是回鍋肉,重慶人喜歡吃回鍋肉。”
讓劉曉鵬感覺到遺憾的是,艱難的兩個月之后,10個實習生不得不離開回校,“他們確實為前期進場出了很大的力氣。”
隨著項目部施工現(xiàn)場條件逐漸完善,技術員像螞蟻搬家一樣進駐目的地。“當現(xiàn)場集裝箱能夠住四個人的時候,就過去四個,前場人員慢慢增加,客棧里面的人逐漸減少。”辦公室主任陳燚用筆在紙上畫著示意圖。
項目部駐地選了個稍微平坦的地方。它背靠溝壑連綿的阿爾金山山脈,緊挨著315國道,面前是荒涼干涸的青海溝河谷。不管是山脈還是河谷,呈現(xiàn)出的是成片成片的土黃色,上面的植被就像一小戳一小戳頭發(fā),分布稀疏且看似均勻。
借助客棧,他們邁進了一大步。轉移到現(xiàn)場之后,還是有很多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陸續(xù)發(fā)生。
那天,剛好是吃午飯的時間,由于條件有限,大伙兒端著碗站在戶外正吃飯,遠遠看見一個細長的龍卷風朝著他們的集裝箱方向移動過來。一群人四散開去,躲得遠遠的,用手機記錄下了龍卷風“光臨”的那一幕。事發(fā)過后,集裝箱外的廚房一片狼藉。而滿天黃沙天氣也是時而出現(xiàn),建設者淡定地用手蓋住碗,過后,依舊接著吃。
他們也不止一次親眼看見狼來“做客”。
在建設駐地的過程中,一天晚上,有三頭狼到項目部邊上吃東西,這把當時親眼看到這一幕的大廚嚇壞了。經(jīng)過那次之后,大家達成共識:住在集裝箱里面,出去上廁所都不能單獨行動,要結伴而行。一天,2017年畢業(yè)的技術員侯浩東,半夜上廁所的時候,事先貓在窗戶左右探視,猶豫再三,確認窗外漆黑的戈壁灘是安全的,才終于鼓起勇氣輕輕打開門。
一切都在緩慢推進。2017年9月5日,被譽為“邊塞詩人”的工長祝正偉在項目部澆筑了第一根樁之后,興奮地寫下了一首藏頭打油詩:慶祝首樁澆筑成功。
2018年7月底,新疆進一步加大對環(huán)保的整治,最后,龍門客棧被勒令關閉?,F(xiàn)在,每次路過那里,大家還是會提起這個名字,盡管它早就已經(jīng)被夷為平地,半塊磚都看不見。
龍門客棧消失了,這群建設者卻在無人區(qū)站穩(wěn)了腳跟,他們開始在四十多公里的施工線路上行進,斗志跟著紅柳溝河谷里的紅柳和蘆葦一起恣意生長。
揪心的315國道
“315國道給我們帶來了大麻煩。”李學超對這條國道“又愛又恨”。因為它是唯一的交通命脈,一旦受到沙塵暴、大雪等惡劣天氣造成封路堵車,在這條信號微弱甚至有些地段沒有信號的路上,就只能干著急。
僅有兩車道的315國道,經(jīng)過青海和新疆兩省,起點為青海西寧,終點為新疆喀什的國道,全程3063公里。它是南疆出疆的大通道,以貨運為主,重卡車頻繁往來。
必經(jīng)之地若羌縣,曾是古“絲綢之路”的必經(jīng)要道,其呈現(xiàn)出兩個極端:中國面積最大的縣,相當于11個北京市,比整個湖北省還要大萬余平方千米;僅有四鄉(xiāng)四鎮(zhèn),人口總共不到十萬,資源極端緊缺。
正是這樣的縣城,是建設者日常生活物資保障的主要依靠。但是,運輸距離遠且資源緊缺就像懸在他們頭上的“達摩克利斯之劍”。
時間久了之后,建設者對“距離”就有著清晰的概念,最直觀的是,項目部司機是月公里數(shù)過萬,已經(jīng)成為常態(tài)。
一開始,人少的時候,皮卡車司機每天到若羌縣城運送食材和飲用水。那個時候,司機文建輝每天早上5點起床,6點把所有物品裝車完畢,沿著315國道,把生活物資分別送到三個工段。這樣一趟下來,如果順利,每天早上10點鐘就全部到位。不過,有一次,他碰到了沙塵暴,風沙漫天飛舞,能見度低,在路上多花了6個小時,其中,從二工段到一工段總共6公里的路程走了4個多小時。
隨著施工人員增多,這樣的模式已經(jīng)不能滿足需求,陳燚為了辦妥生活物資補給的事兒操碎了心。
在更換了幾家供應商之后,他們最后選定了一家實力強且供應及時的,4天送一次貨。其實,供應商的有些食材是從庫爾勒市運送到若羌的。庫爾勒市距離項目部600多公里,開車需要11個小時以上。今年3月29日,從庫爾勒市到若羌縣樓蘭機場運營,每天僅有一趟出行的航班。此外,生產(chǎn)生活用水主要是到兩頭鎮(zhèn)上去拉,距離130公里的米蘭鎮(zhèn)和近百公里的依吞布拉克鎮(zhèn),是他們的主要來源,合計下來,每噸水差不多高達85塊。
物資部部長陳明佐的經(jīng)歷,徹底詮釋出當?shù)刭Y源匱乏和運輸距離遠的尷尬。
所有的計劃都要超前,至少半個月以上,這是陳明佐的工作模式,但他深知要預估準確卻是很難達到的。令他沒有想到的是,有些臨時性的少量需求都難以實現(xiàn)。當時,他們需要50個PPR管水管接頭,只有驅車前往百公里外的米蘭鎮(zhèn),不成想,全鎮(zhèn)只找到十幾個,最后,在若羌縣才全部買齊。
“在內(nèi)地的鎮(zhèn)上,可能一家店都能買到小配件,由于當?shù)禺a(chǎn)業(yè)鏈不完善,可能要翻遍整個若羌鎮(zhèn),有時候可能要到庫爾勒才能買到。”他感慨。
千里之外運物資的命運終究不可避免,究其原因,就是新疆本地生產(chǎn)用料十分有限。項目部大部分材料依賴陜西西安、四川重慶、青海西寧等地,少部分從哈密和烏魯木齊等地運送,基本上都要一千公里以上。在國道上行走,并且治超限速的限制,在路況暢通的情況下,貨運都要走三四天。
現(xiàn)在,冬季就要到來,風雪天會給315國道帶來更多未知。
去年冬休前的一件事,讓陳燚印象深刻。
一天早上七點多,值班的保安突然發(fā)現(xiàn)有一輛車拐進了項目部。接到通知后,陳燚向前一看,原來是一輛重慶牌照的車,詢問才知道,對方的車子沒有油了,更為嚴重的是,另一輛車滯留在紅柳溝。
他們是在喀什打工的重慶人,兩輛車結伴而行??墒?,他們不知道,進入若羌之后,加油站晚上八點就會關門。不料,凌晨三四點鐘的時候,其中一輛車正好開到最冷、最背陰的地方——紅柳溝,就熄火了。萬幸,另一輛車堅持到了項目部一公里左右的地方。
當項目部的車前往紅柳溝,找到那輛車。車上的一個老太太和兩個女人,瞬間就哭了。陳燚把他們安排在項目部取暖,泡了熱茶,提供了早飯,同時,也給他們的車子加了油。臨走的時候,為了表示感謝,他們硬塞了一卷錢給項目部。
這樣的寒冬,陳明佐同樣沒有閑著。
去年11月15日物資儲備正式啟動,以備來年開工到5月份的生產(chǎn)用料。風風火火地儲備工作持續(xù)了一個月,那些天,穿著防寒服的工人在零下20度的室外作業(yè),狂風像刀子一樣割著工人的臉,大家的手都是僵硬的,本來兩三個小時可以做完的一車貨,延長到一天。最后,他們遭遇大雪封山,緊趕慢趕,還是沒趕上原計劃。
眼下,又一個冬季到來,巴什庫爾干隧道里的冬季戰(zhàn)歌,即將在深山吹響。等到南疆出疆唯一高速公路在遠離河谷的深山聯(lián)通,喧囂的315國道也就完成了使命,還給紅柳溝河谷一片安寧。
2018年中秋節(jié),李學超計劃內(nèi)的第二首歌曲MV《月光》正式在網(wǎng)絡上線。中交二航局官方微信的封面圖是夕陽下的一個藍色指示牌,牌子上面的三個字,李學超一早就記在了心里。
9月中旬,筆者在項目部采訪的那幾天,他們正在拍攝。臨走那天,他們跟隨我們到兩百公里外的若羌樓蘭機場,去拍攝幾個關于機場的鏡頭。
當白色的依維柯在315國道上行進,道路兩旁的風景逐漸從光禿禿的高山變成一望無際的平原,李學超突然往前一靠,指著右前方的藍色指示牌,雙眼炯炯有神,語速飛快且聲音洪亮:“我們(從機場)回來的時候打算在這里取景,很久之前看到這個,就想用到片子里。”
于是,當《月光》響徹阿爾金山,就有了這一幕:夕陽下,女主角站在藍色牌指示牌前,看著遠方,牌子上寫著“望鄉(xiāng)橋”。(柯祥虎)